上两江制军刘岘帅二首 其二

九天矫诏九州惊,一念差池大局倾。
无数冤魂填劫海,有名党籍索公卿。
五胡戎马三边合,千里江淮只手擎。
如此危疑能镇定,外人感颂况吾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国家面临危机时的紧张局面,突出了一位领导者力挽狂澜的形象。

前两句说朝廷突然下达紧急命令,让全国震惊,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导致整个局面崩溃。"一念差池"这个比喻很生动,就像走钢丝时一个分心就会坠落。中间四句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一边是无辜百姓在战乱中丧生,政治斗争牵连大批官员;另一边是外族军队从多个方向入侵,全靠主人公一人支撑着江淮防线。这些画面形成巨大反差,突显局势的严峻和主人公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在这种极端危险混乱的情况下,主人公仍能保持镇定。这种非凡的领导力不仅让外国人心生敬意,更让本国百姓由衷感激。诗人用"况吾氓"(何况我们老百姓)这样的口语化表达,拉近了英雄人物与普通民众的距离。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如实反映了乱世的惨状,又塑造了一个在绝境中挺立的中流砥柱形象。通过"无数冤魂"与"只手擎天"的强烈对比,通过"五胡戎马"与"外人感颂"的反差衬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在民族存亡关头,卓越领导力的珍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