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十七

中原一发天涯梦,元祐孤臣海外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却像一幅浓缩的历史画卷,传递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

第一句"中原一发天涯梦"用夸张的比喻,把整个中原大地比作一根头发丝那么细小。这个意象很妙:一方面表现诗人远在天涯的距离感,另一方面暗示他对故土的牵挂始终如发丝般细微却坚韧。就像现代人漂泊异乡时,家乡的一草一木在记忆中反而越发清晰。

第二句"元祐孤臣海外归"点明诗人身份——他是北宋元祐年间被贬谪的官员。用"孤臣"这个词,既说明他的政治立场孤独,也暗示他虽遭贬谪仍保持气节。最动人的是"海外归"三字,让人联想到像苏轼这样被贬海南的官员,历经磨难终于北归的复杂心情。

两句话形成强烈对比:前句写遥望故土的梦境,后句写现实中的艰难归途。这种虚实交织的写法,让读者既能感受到诗人对中原的魂牵梦萦,又能体会到他作为政治失意者的孤独坚韧。就像现代人追梦路上,既有对理想的执着,也要面对现实的坎坷。

谌祜

谌祜(一二一三~一二九八),字自求,号桂舟,又号服耕子,南丰(今属江西)人。布衣终身。元大德二年卒,年八十六。有《桂舟歌咏》等,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