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三 武陵余子澄嵩庆

腻月斜街路。
瞥楼台、澹黄瞒过,玉骢嘶处。
恁地粉郎心上窄,也把香名容住。
才不枉、飘零如许。
醉写乌阑浓蘸墨,是那场、春梦真凭据。
愁彀了,凤城旅。
蛮江夜火沙堤步。
挽吟桡、相看欲笑,依依情素。
跨蝶花天能几日,又换冷枫红舞。
也算作、才人际遇。
闻道青篷还载酒,正横吹、龙笛湘江雨。
披一领,绿蓑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漂泊才子的江湖故事,带着几分潇洒,几分落寞。

开头描绘夜晚的街道,月光朦胧,楼台若隐若现。一匹白马(玉骢)突然嘶鸣,打破了夜的宁静。这里用"瞒过"二字很妙,仿佛淡黄色的月光在偷偷溜走,整个画面充满流动感。

接着写主人公虽然生活困顿(心上窄),但靠着才华(香名)也能在世间立足。他喝醉后挥毫泼墨,把那些如春梦般的往事记录下来,成为人生的见证。"愁彀了"是方言,意思是愁够了,说明他在京城(凤城)漂泊时尝尽辛酸。

下半段转到江边夜色的描写。沙堤上灯火点点,主人公和友人(可能是余子澄)在船边相视而笑,情谊深厚。"跨蝶花天"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眼就到了枫叶飘零的秋天。但即便如此,这些经历对文人来说也是难得的际遇。

结尾最潇洒:听说有船(青篷)载酒而来,伴着湘江烟雨和笛声,主人公披上绿蓑衣飘然而去。这个画面充满江湖气息,展现了他超脱世俗、随性而活的人生态度。

全词在洒脱中带着淡淡忧伤,把文人漂泊的无奈与豁达写得淋漓尽致。最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人生艰难,却依然保持风度"的姿态,就像最后冒雨独行的背影,孤独却自有风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