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催妆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古代结婚时闹洞房的玩笑诗,既幽默又带着对新人的祝福。
前两句“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像是宾客起哄: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姻缘啊,但今天这对新人偏偏就是绝配!表面说“不可能”,实际在夸新郎新娘天生一对。
后两句更热闹:“高捲朱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描写的是洞房场景——卷起红帘点花烛,让菩萨也来看看新郎的相貌。这里“麻胡”可能是调侃新郎长相(古代说人丑的俏皮话),但结合前文,其实是说连菩萨都来见证这段好姻缘,丑郎君配佳人反而显得更真实可爱。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反话夸人,说“无”其实是“有”,说“丑”其实是“赞”;
2. 把婚礼现场写得活灵活现,仿佛能听到宾客的笑闹声;
3. 传递出朴素婚恋观:婚姻不必追求完美,合适就是幸福。
成郎中
成郎中,失其名,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宣和中为尚书郎官(《高斋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