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先长兄忌日遥祭叠韵 其二 (己丑)

南冠几度挚华年,文网长罹更问天。
笔震闽山憎达命,气吞东海小牛躔。
空闻阿鼻存铮骨,却作精禽俯浩烟。
但听灵钟鸣劫后,铜山漫舞尽灰钱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弟弟在远方祭奠去世兄长的作品,字里行间充满对兄长的怀念与对其命运的感慨。

前两句写兄长年轻时才华横溢("挚华年"),却因文字狱("文网")遭受迫害,只能无奈质问苍天。这里用"南冠"(囚犯的代称)暗示兄长遭遇不公。

中间四句用强烈对比展现兄长的气节:他的文章震撼闽地山川,却因此招来厄运;他胸怀壮志可吞东海,却被迫低头。诗人想象兄长在地狱("阿鼻")仍保持铮铮铁骨,死后化作精卫鸟("精禽")继续抗争,这些意象都突显了兄长刚烈的性格。

最后两句写祭奠场景:劫难过后,诗人听到寺庙钟声,看到铜钱纸灰飞舞。这里的"灰钱"既指祭奠时烧的纸钱,也暗喻世间荣华终将化为灰烬,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全诗通过时空跳跃的写法(从生前到死后,从人间到地狱),将悲痛、敬佩、无奈等复杂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悲剧命运。诗中"气吞东海""铮骨"等豪迈意象与"灰钱""劫后"的苍凉形成强烈反差,更凸显了生命的壮烈与脆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