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玉岩》描绘了一处山间奇石的景致,展现了自然造物的神奇和游人探索的乐趣。
前两句写山路蜿蜒曲折,石头形态精巧("石玲珑"),从古至今都吸引着游人不断前来探访。这里用"兴不穷"三个字,生动表现了人们对此地长久不衰的探索热情。
后两句最有意思:那些浑圆光洁的石头("圆明")虽然就在眼前,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人不识"),反而要去寻找那些有孔洞的石头("石□"推测可能是"窍"或"孔"字)。这里暗含哲理——人们常常忽略身边的美好,却执着于追寻那些看似特别的东西。"中通"二字既形容石头内部的贯通结构,也暗喻为人处世要通透豁达。
全诗通过山石意象,既赞美了自然之趣,又委婉地讽喻了世人"舍近求远"的普遍心态,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平凡中的美好。语言清新自然,寓意深刻却不晦涩,就像诗中所写的石头一样,表面朴实,内藏乾坤。
陈宗礼
陈宗礼(1203~1270)南宋官员。字立之,号千峰,江西南丰人,一说江西广昌杨溪乡上峰村人。汉族江右民系。早年以教书为业,43岁方中进士。调邵武军判官,知赣州,入为国子正,转秘书省著作佐郎,迁秘书监。景定四年拜侍御史,直龙图阁、淮西转运判官,迁刑部尚书。度宗即位时,历任殿中侍御史兼直讲、礼部尚书、枢密院参知政事,卒于官,谥文定。为政直言清节,主张治国注重赏罚,为文以释经义、述政治主张为主,以挺拔峻峭穷理著称。所著《寄怀斐藁》、《曲辕散木集》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