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落花如梦,芳草多愁,旅馆萧条,悲吟成调
鸭消香,莺唤梦,芳思倦春昼。独黯吟魂,微雨发红豆。
年来一寸词肠,都成骚屑。是旧泪新愁搓就。
漂流久。空劳杜宇声催,归期几曾有。修竹闲凭,翠影薄凝袖。
鬓边花不胜簪,发羞搔短,奈荏苒、岁华辜负。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暮春时节的孤独与愁绪,像一部细腻的内心独白电影。
上片用"鸭消香""莺唤梦"开头,就像镜头先拍池塘里鸭子散去、黄莺啼叫的画面,暗示春天即将结束。主人公在微雨中看着红豆(相思的象征),感觉自己积攒的愁绪像被搓揉成一团,分不清是旧伤还是新愁——这里用"搓"字特别生动,把抽象情绪写得像可以触摸的实物。
下片转向更深的漂泊感。杜鹃鸟(杜宇)的叫声像在催人回家,但主人公知道根本没有归途。他倚着竹子发呆,竹影映在衣袖上,这个细节描写让人仿佛看见他发呆的侧影。最后照镜子发现头发变短(暗示衰老),连花都戴不住了,岁月就这样无声溜走。
全词妙在把时间流逝写得具体可感:黄莺的叫声、微雨中的红豆、衣袖上的竹影、插不住花的白发,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比直接说"我好愁"更有感染力。就像用一组蒙太奇镜头,把春天将尽的惆怅、人生漂泊的无奈,都凝固在几个生活片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