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九月望日萧山舟中寄弟

旧游二十年前路,头白重来仗辘轳。
两岸好山篷外柳,五更疏雨枕边芦。
梦遥池馆诗谁续,兴拍江邮酒自沽。
惆怅忍看南去雁,海云明日又三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白发老人坐船重游二十年前走过的水路,触景生情思念亲人的故事。

前两句直接点明时间跨度:二十年前走过的老路,如今头发都白了才重新坐着嘎吱响的辘轳船回来。这里"辘轳"是摇橹的声音,让人仿佛能听到小船摇晃的声响。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白天看两岸青山和柳枝拂过船篷,夜里听细雨打在枕边芦苇丛中。梦里想起当年一起吟诗的亭台楼阁(池馆),如今没人接续诗句;兴致来了就拍着船舷独自买酒喝。这些画面有声有色,既有山水之美,又透着孤独。

最后两句最动人:看着南飞的大雁正难过,忽然想到明天船驶入三吴地区(江浙一带)的海云之间,离弟弟更近了。这里"忍看"用得巧妙,既是不忍看雁南飞,又暗含对重逢的期待。

全诗妙在把二十年沧桑、旅途孤寂和手足深情,都融进摇橹声、雨打芦苇这些日常细节里。特别是最后用"海云明日"突然打开空间,让惆怅中透出温暖,特别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