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井
游子追险绝,造物秘灵境。
始下九仙麓,槛出书库顶。
诘曲席牛涔,溪回觉道永。
稍出石门隘,已怖风色猛。
湍瀑会群壑,硖角刷诸岭。
北汇二龙潭,上者为天井。
束练百丈悬,扶云双塔迥。
势挟河汉落,气浸毛发冷。
环峰作藻干,圆亭绝繘绠。
俯崖窥半壁,阴鉴洞内景。
相传是海眼,地底通溟涬。
有时沃骄阳,霖雨应祷请。
沈牲终不受,澹瀩涵宁静。
适来惊渊潜,殷雷晨一警。
岂谓感鬼神,兹游固多幸。
西晖余照曜,延伫惜俄顷。
始下九仙麓,槛出书库顶。
诘曲席牛涔,溪回觉道永。
稍出石门隘,已怖风色猛。
湍瀑会群壑,硖角刷诸岭。
北汇二龙潭,上者为天井。
束练百丈悬,扶云双塔迥。
势挟河汉落,气浸毛发冷。
环峰作藻干,圆亭绝繘绠。
俯崖窥半壁,阴鉴洞内景。
相传是海眼,地底通溟涬。
有时沃骄阳,霖雨应祷请。
沈牲终不受,澹瀩涵宁静。
适来惊渊潜,殷雷晨一警。
岂谓感鬼神,兹游固多幸。
西晖余照曜,延伫惜俄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惊险而壮丽的登山之旅,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神奇体验。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探险的开端(前6句)
诗人像冒险家一样追寻险峻的风景,来到这个被大自然珍藏的秘境。从九仙山脚开始攀登,穿过像书架一样陡峭的山路,沿着弯弯曲曲的溪流行走,感觉山路漫长。刚穿过狭窄的石门,就被猛烈的山风吓到。
2. 壮观的瀑布(中间12句)
这里描写了震撼人心的瀑布景观:多条溪流汇聚成瀑布,冲刷着峡谷。最壮观的是"天井"瀑布,像一匹百丈白布悬挂空中,两旁的石塔高耸入云。瀑布的气势仿佛从天河倾泻而下,水汽让人感到寒意。周围山峰像装饰的柱子,亭子像挂在悬崖上。低头看悬崖,能看到幽深的洞穴倒影。
3. 神秘传说(接着8句)
当地人传说这是"海眼"(通往大海的洞穴),能通向地底最深处。在干旱时来求雨很灵验,但即使用牲畜祭祀,潭水依然保持宁静。这天诗人突然听到深渊传来雷声,像是神灵的警示。
4. 留恋与告别(最后2句)
夕阳西下时,诗人仍依依不舍,为这短暂而神奇的旅程感到幸运。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悬挂的白练""天河倾泻"等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瀑布的壮观
- 通过"风色猛""毛发冷"等身体感受让读者身临其境
- 加入"海眼""雷声警示"等传说元素增添神秘色彩
- 最后夕阳下的不舍,引发人们对自然奇观的珍惜之情
全诗就像一部迷你纪录片,既有惊险的登山过程,又有震撼的自然奇观,还穿插着当地传说,最后以温馨的夕阳镜头结束,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这次探险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