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

萝月禅机莫强猜,如来无去亦无来。
霜凝寒绿归松鬓,春染轻红入杏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僧人朋友之间的禅意对话,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修行心境。

前两句"萝月禅机莫强猜,如来无去亦无来"是说:藤萝间的月光暗含禅意,但不必刻意揣测。真正的佛法就像月光一样,无所谓来去,本自具足。这里用月光比喻佛性,说明禅理不可强求,要顺其自然。

后两句"霜凝寒绿归松鬓,春染轻红入杏腮"描绘了两个生动的画面:寒霜为松树染上墨绿,就像修行者斑白的鬓发;春风为杏花抹上淡红,如同少女羞红的脸颊。这两个比喻把修行者历经风霜的坚韧(松)和顿悟时的喜悦(杏花)都表现出来了。

全诗通过月光、松树、杏花这些日常景物,把抽象的禅理说得生动可感。既展现了修行者淡泊宁静的心境,又透露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最妙的是把严肃的禅意和鲜活的春景完美融合,让人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禅的意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