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二十年后重访老友虞卿家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前两句说二十年时光快得像扔出去的梭子(比喻时间飞快),如今又来到老友家门前。这里用"掷梭"这个生动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时间流逝之快。
中间四句是重访时的具体见闻:当年认识的老人都不在了,年轻姑娘们都变成了老太婆;现在的赋税比从前更重,村里的人家也比以前少了。这些对比特别真实,就像我们回老家发现老一辈不在了,同龄人都变老了的感受。作者用"白头变鬼"、"红粉作婆"这种形象的说法,让岁月变迁的冲击力更强。
最后两句写夕阳下野草丛生的乡间小路,让人忍不住徘徊感叹。这里"野草花桥路"的荒凉景象,和开头的时光飞逝形成呼应,让整首诗的沧桑感达到高潮。
全诗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重返故地的感受。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能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这就是它打动人的地方。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