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灿
茫茫苦海,逐浪飘沦,痴如蜂蜜蛾灯。
一向迷迷,妻妾儿女恩情。
遭他恁般系绊,限临头、独赴泉冥。
如省悟,弃浮华恩爱,处静修行。
细细尘情疏减,渐栖心养气,隐迹埋名。
淡饭粗衣,默默保炼灵明。
迤而真人现也,向无中、金玉成形。
大丹熟,这一灵真性,永永存存。
一向迷迷,妻妾儿女恩情。
遭他恁般系绊,限临头、独赴泉冥。
如省悟,弃浮华恩爱,处静修行。
细细尘情疏减,渐栖心养气,隐迹埋名。
淡饭粗衣,默默保炼灵明。
迤而真人现也,向无中、金玉成形。
大丹熟,这一灵真性,永永存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精髓。
首先,诗中提到“茫茫苦海,逐浪飘沦”,这是用大海来比喻人生的困境和艰辛,人们在其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接着,“痴如蜂蜜蛾灯”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情感上的执着,比如对妻妾儿女的依恋,这些情感就像蜂蜜一样粘稠,像灯蛾一般执着,令人难以自拔。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依赖往往带来束缚,让人们陷入困境。诗中提到“遭他恁般系绊,限临头、独赴泉冥”,意思是在生命的尽头,人们只能独自面对困境,走向死亡。这提醒我们警醒,不要被世俗的欲望和感情所牵绊。
诗的下半部分开始转向一种积极的选择。“如省悟,弃浮华恩爱,处静修行”,意味着如果有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舍弃那些虚浮的物质和情感,转向内心的平静和修行。接下来,“细细尘情疏减,渐栖心养气,隐迹埋名”,告诉我们,通过逐步减少世俗的欲望,培养内心的安宁和修养,可以更好地隐藏自己的行迹,不显山不露水。
“淡饭粗衣,默默保炼灵明”进一步强调了简单生活的价值,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保持心灵的清明和纯净。最后,“迤而真人现也,向无中、金玉成形。大丹熟,这一灵真性,永永存存”,比喻经过修炼后,内在的精神和智慧如同金玉一般实现在无中生有的过程中,使得真正纯净的本质得以保持,成为永恒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寓意,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纯净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实现心灵的升华。
谭处端
(1123—1185)元道士。东牟人,字通正,初名玉,号长真子。博学,工草隶书。师王重阳,传袭其道,往来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