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题李唐秋江图

秋江吞天云拍水,涛借西风挟不起。
断云分雨入江村,回首龙沙几千里。
澹庵老笔摇江声,髣髴阿唐惨淡情。
千秋万古青山恨,不见归舟一叶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江壮阔又带点哀愁的画卷,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画面动感十足 开篇就像电影镜头:秋日的江水仿佛要吞没天空,云朵拍打着水面,连西风都卷不起的巨浪("涛借西风挟不起"这句特别生动,好像浪涛在和西风较劲)。突然镜头转向远处,碎云化作雨洒向江边村落,而回首望去,沙洲已远在千里之外。

2. 画家的情感密码 "澹庵"(指画家李唐)用画笔摇动了江水的声响,他的笔触里藏着难以言说的悲凉("惨淡情")。这里巧妙地把绘画和诗歌结合,仿佛让我们看到画家在作画时压抑的情感。

3. 千古遗憾的升华 最后两句突然拔高:青山伫立千万年,最深的遗憾是望不见江上有一叶归舟。这里的"归舟"可能是实指,也可能隐喻着国土沦丧、游子难归的时代伤痛(结合南宋背景)。把自然景物和家国情怀糅在一起,让普通的秋景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整体魅力: 诗人用动态的笔法(吞、拍、挟、分、摇)让静止的画活了起来,又在壮阔景色中悄悄埋下哀愁。最妙的是结尾,把一座青山变成了历史的见证者,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说不尽的怅惘。就像看一幅水墨画,初看是山水,细品都是人生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