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讽刺了那些表面道貌岸然、实则助纣为虐的读书人。
前两句直接点名批评:潘鹏这个人明明自己投靠了叛贼,却反过来替叛贼当说客;刘李二人参与谋反,还帮着奸人出主意。这里用"陷贼""逆谋"等词直接揭露他们的卑劣行径。
后两句是作者的愤怒宣言:你们这些败类很快就会被消灭!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该因为你们而感到羞耻。最后"愧儒冠"三个字特别有力——儒冠本是读书人身份的象征,现在却因为这些人玷污了名声。
全诗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痛斥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却干尽坏事的伪君子。作者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告诉人们: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有骨气,而不是为虎作伥。这种嫉恶如仇的态度,在今天看来依然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