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谣十首 其八

中心蒶蕴生百忧,大冠修剑守枯丘。
睚眦不解窜荆棘,微瑕累重千州留。
隐伏万事迫支体,挺解销铄无时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内心充满焦虑、外表却强装镇定的矛盾形象,反映了人在压力下的精神困境。

诗中的主人公头戴高冠、腰佩长剑,看似威风凛凛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枯丘"),但内心早已被各种忧虑填满("生百忧")。就像被荆棘缠住的小动物,他连最微小的矛盾("睚眦")都无法摆脱,一点小过失就会招来严厉的责罚("微瑕累重")。

更痛苦的是,这种精神压力转化成了身体反应:他感觉全身紧绷("万事迫支体"),像被无形的绳索捆住,又像金属被不断熔炼("销铄"),永远得不到放松。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没有尽头("无时休"),形成恶性循环。

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当人过度在意外在形象,内心积压的情绪得不到释放时,就会陷入这种"外强中干"的困境。这种描写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很多表面光鲜的人,内心可能正承受着类似的煎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