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昂松树障子歌盖王成之所藏者纸尾云大德八年正月廿夜灯下书
吴兴华法兼钟王,不独醉草过张旭。
既无河朔少年之沓拖,又无深山羽人之退缩。
故人相遇乞何夕,银烛吐光如月白。
手写青松障子歌,百金一子无所惜。
何物小儿憎妩媚,玉环飞燕皆倾国。
嗟我平生秃千兔,夜写蝇头愧无益。
王孙骑鹤去不还,日落太湖云气赤。
君家此木世希有,词翰风流与之敌。
纷纷真赝那足辩,珷玞敢厕连城璧。
勿同玉枕永和书,一閟昭陵永相失。
既无河朔少年之沓拖,又无深山羽人之退缩。
故人相遇乞何夕,银烛吐光如月白。
手写青松障子歌,百金一子无所惜。
何物小儿憎妩媚,玉环飞燕皆倾国。
嗟我平生秃千兔,夜写蝇头愧无益。
王孙骑鹤去不还,日落太湖云气赤。
君家此木世希有,词翰风流与之敌。
纷纷真赝那足辩,珷玞敢厕连城璧。
勿同玉枕永和书,一閟昭陵永相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元代文人题写在赵孟頫(字子昂)画的松树屏风上的作品,主要表达了对赵孟頫书画艺术的赞美和对其逝去的怀念。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先夸赵孟頫的书法造诣高超,说他继承了钟繇、王羲之的笔法,连草书都超过了唐代书法家张旭。他的书法既不像北方年轻人那样拖沓,也不像深山隐士那样拘谨。
2. 中间回忆与赵孟頫的交往:在烛光如月的夜晚,赵孟頫亲手写下这首《青松障子歌》,毫不吝惜自己的墨宝。诗人自谦说自己的小字写得不好,而赵孟頫已经像仙人骑鹤般离世,只留下太湖边赤红的晚霞。
3. 最后赞美这幅松树画和题诗都是世间少有的珍品,书画双绝。虽然世间有很多赝品,但这幅真迹就像美玉一样珍贵。希望它不要像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那样被陪葬,永远与世人隔绝。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对比手法突出赵孟頫的艺术成就
- 通过"烛光如月"、"太湖晚霞"等意象营造出怀念的氛围
- 结尾表达了对艺术珍品流传后世的期盼
- 语言虽然典雅但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对艺术大师的敬仰和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