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歌(从军乐)

牵马出里门,扈跸边城去。
西陲有遗孽,狡脱甚投兔。
誓灭此朝食,家室非所顾。
附书与六亲,不必念苦辛。
天子是主帅,拊循如家人。
天子是主帅,士气为之扬。
天子是主帅,甲胄生辉光。
早夜五十里,有道无兼程。
军中米粟多,到处泉流清。
昔怨从军苦,今歌从军乐。
功成受上赏,图形在麟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士兵从家乡出征到边疆的豪迈心情,展现了保家卫国的热血情怀。全诗用直白的语言刻画了三个核心亮点:

1. 出征的决绝与荣耀感 开头用"牵马出里门"这样生活化的动作,瞬间把读者拉进场景。士兵明知西边有强敌("狡脱甚投兔"形容敌人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狡猾),却毅然告别亲人,连家书都只简单交代"不必念苦辛"。最打动人的是重复三遍的"天子是主帅"——这个比喻让保家卫国变得像为自家长辈作战一样光荣,铠甲都因此闪闪发光。

2. 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中没有刻意美化战争,"早夜五十里"写强行军的辛苦,但马上用"米粟多""泉流清"展现后勤保障的可靠。这种既写艰辛又写温饱的平衡描写,比单纯喊口号更让人信服。

3. 心态的惊人转变 最妙的是结尾的对比:"昔怨从军苦,今歌从军乐"。通过前后心态变化,自然引出"图形在麟阁"(汉代麒麟阁是悬挂功臣画像的地方)的壮志,把个人荣誉与国家利益完美结合。这种从"被迫出征"到"主动建功"的心理成长,让全诗有了振奋人心的力量。

全诗像一段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用"家人-主帅"的比喻消解恐惧,用"温饱-功名"的具体目标替代空泛口号,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那种朴素的爱国热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