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士举过仙都徐氏山居

{上竹下场}节光华远,轺车那得闲。
咨询元自急,省敛亦相关。
去住存高咏,晴阴对好山。
深惭縻郡绂,仙境不同攀。
绕耄倪扶杖小童闲,绕舍清溪碧水环。
争看赤帷仍避传,静无桴鼓爱青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路过朋友隐居的仙居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官场生活与隐逸山水的鲜明对比。

前四句写官员的忙碌:手持竹节信物(象征公务)的官员车马不停,忙于政务咨询和赋税考察,暗示官场生活的紧张节奏。"轺车那得闲"用反问语气,突出身不由己的无奈。

中间四句笔锋转向山居:朋友徐氏的住处被青山碧水环绕,老人拄杖、孩童嬉戏的闲适画面,与官员的奔波形成强烈反差。"赤帷避传"的细节(百姓躲开官员仪仗)暗含对官场威仪的疏离感,而"静无桴鼓"(没有击鼓鸣冤)则凸显山居的宁静祥和。

最后两句是官员的感慨:惭愧自己被官务束缚,无法像朋友那样享受仙境般的山居生活。"深惭縻郡绂"(被官印绶带束缚)这个比喻,生动传达了身陷宦海的矛盾心理。

全诗通过"动与静"、"忙与闲"的对比,用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的人生况味——明知仙居美好,却不得不继续赶路的惆怅,这种"身在官场心向山林"的矛盾,至今仍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

谢伋

蔡州上蔡人,字景思,号药寮居士。谢良佐从孙。官至太常少卿。高宗绍兴初侍父寓居黄岩。有《药寮丛稿》、《四六谈麈》。蔡州上蔡人,字景思,号药寮居士。谢良佐从孙。官至太常少卿。高宗绍兴初侍父寓居黄岩。有《药寮丛稿》、《四六谈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