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道中呈竹岩叔父

古堑寒风吹旆旌,星轺岁晚尚南征。
残灯几点远村暝,霜月满空孤雁鸣。
恋阙犹悬频夜梦,到家应记隔年程。
东山丛桂虚凝望,尚作驰驱万里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寒冬夜晚赶路的旅人,通过他眼中的景色和心中的思绪,展现了一种孤独、思乡但又不得不前行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写景:古老的护城河边寒风呼啸,吹动着旗帜("旆旌"),诗人乘坐的马车("星轺")在岁末依然向南行进。这里用"古堑""寒风"营造出萧瑟的氛围,"岁晚尚南征"暗示旅途的艰辛。

中间四句写旅途所见所思:远处村庄几点残灯在暮色中闪烁,月光洒满天空,孤雁的鸣叫声格外清晰。诗人虽然思念朝廷("恋阙"),但只能在梦中频频相见;想到回家,却发现还要走完这漫长的路程。这里"残灯""孤雁"都是孤独的意象,"频夜梦"和"隔年程"形成对比,突出归途遥远。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遥望家乡的东山(可能指隐居之地),那里的桂树只能空自凝望,而自己却要继续万里奔波。这里用"虚凝望"表达对家乡可望不可即的惆怅,"驰驱万里行"则点明身不由己的无奈。

全诗通过寒夜赶路的场景,将外在的荒凉景色与内心的孤寂思乡融为一体,表达了古代官员在仕途与归隐之间的矛盾心理。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那种"人在旅途"的共通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