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厓山三首 其二

百年俎豆水云间,万里虹桥指顾还。
节义今传余阙庙,何人解忆古厓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忠烈精神的追忆和对现实遗忘的感慨。

前两句"百年俎豆水云间,万里虹桥指顾还"描绘了一幅跨越时空的画面:千百年来,人们在水云缭绕的厓山举行祭祀(俎豆指祭祀器具),而横跨万里的虹桥(可能象征连接古今的桥梁)仿佛就在眼前。这里用壮阔的自然景象,烘托出历史记忆的绵长。

后两句"节义今传余阙庙,何人解忆古厓山"转入现实感慨:虽然现在还有人在余阙庙传颂忠义故事(余阙是元末忠臣),但谁还记得更久远的厓山往事呢?诗人通过对比,暗示人们容易记住近期的英雄,却常常遗忘更久远的历史人物。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伤。诗人站在厓山这个历史现场,看着人们祭祀的场景,却敏锐地察觉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再悲壮的历史也会被淡忘。这种对历史记忆消逝的忧虑,对忠义精神传承的思考,正是这首诗的核心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