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阳隑江得口字
暮色入长江,江帆疾于鸟。
苍山白云外,一望更何有。
飒沓风雨来,萧条夕阳后。
张灯照寒炉,且复醉杯酒。
长歌沧浪曲,远应沧浪叟。
岩暗古木深,沙虚暮潮吼。
发家春序深,去国别情厚。
何处有僧庐,残钟出溪口。
苍山白云外,一望更何有。
飒沓风雨来,萧条夕阳后。
张灯照寒炉,且复醉杯酒。
长歌沧浪曲,远应沧浪叟。
岩暗古木深,沙虚暮潮吼。
发家春序深,去国别情厚。
何处有僧庐,残钟出溪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乘船渡江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先,诗人用“暮色入长江,江帆疾于鸟”描绘了傍晚时分长江上的景色。暮色渐渐笼罩江面,船帆在江面上飞快地移动,比鸟儿还要迅速。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江面的广阔,还通过“疾于鸟”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船行的速度。
接着,诗人写道“苍山白云外,一望更何有”,远处的苍山和白云在视线之外,放眼望去,只有无尽的空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感,以及对未知远方的向往。
然后,风雨突然袭来,“飒沓风雨来,萧条夕阳后”,风雨声和萧条的气氛让诗人感到一丝凄凉。这时,诗人点亮灯光,靠着火炉取暖,举起酒杯借酒消愁,“张灯照寒炉,且复醉杯酒”。这一场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人接着唱起了“沧浪曲”,这是一种表达隐逸情怀的歌曲,他似乎在向远方的隐士呼应,“长歌沧浪曲,远应沧浪叟”。这一句透露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的后半部分继续描写江边的景色,“岩暗古木深,沙虚暮潮吼”,岩石和古老的树木在暮色中显得幽暗,沙滩在潮水的冲刷下显得空旷,潮水的吼声更增添了凄凉的气氛。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孤寂。
最后,诗人提到“发家春序深,去国别情厚”,春天已经深入,但诗人却远离家乡,思乡之情愈发浓烈。他渴望寻找一处僧人的居所,“何处有僧庐,残钟出溪口”,希望能听到从溪口传来的钟声,寄托自己的心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渡江时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诗中既有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