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舞长沙,回短袖,清节一钱剩。
黄竹箱携,絮雪贮秋影。
定知挽鹿偕归,筼屏学绣,恰映月、囊萤相称。
素心耿。
无奈翠履银珰,青闺倦持赠。
女伴偷看,椎髻齿空冷。
更禁嫌到笼鹦,吠来仙犬,生做就、茜窗人病。
黄竹箱携,絮雪贮秋影。
定知挽鹿偕归,筼屏学绣,恰映月、囊萤相称。
素心耿。
无奈翠履银珰,青闺倦持赠。
女伴偷看,椎髻齿空冷。
更禁嫌到笼鹦,吠来仙犬,生做就、茜窗人病。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才女在婚姻生活中的微妙心理,通过日常物品和场景的对比,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坚守。
上片用"舞长沙""回短袖"等动作描写,暗示女子婚后的生活状态。她带着简朴的黄竹箱,里面装着象征纯洁的"絮雪",暗示她保持着高洁品格。"挽鹿偕归"用典故表现夫妻和睦,但"筼屏学绣"又显示她仍在学习为妻之道。月光下"囊萤"读书的细节,透露她仍未放弃才学追求。
下片转折写现实困境。"翠履银珰"的华贵饰品让她厌倦,暗示对物质生活的不适。女伴们偷看她梳着"椎髻"(主妇发型)却仍保持才女气质,形成有趣对比。结尾最耐人寻味:连家中的鹦鹉和狗都察觉到她的异常,最终点明"茜窗人病"——这位才女在婚姻中陷入了精神上的苦闷。
全词妙在通过箱笼、首饰、宠物等生活化意象,展现知识女性在传统婚姻中的挣扎。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细节都在说:她既想做好妻子,又难以割舍才女本色,这种矛盾最终使她郁郁寡欢。词人用含蓄笔法,道出了古代才女普遍的人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