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古代皇帝祭祀时用的歌词,歌颂了梁朝的治国功绩和帝王美德。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治国成就 开篇用"大业来四夷"展现国家强盛,周边民族都来归顺。"仁风和万国"说皇帝用仁政让天下和睦,像春风吹遍各国。这里用具体画面(四方来朝、和风吹拂)表现抽象的政治理念。
2. 天命所归 "白日""皇天"两句很有意思:把太阳比作公正的裁判,说上天会保佑有德之君。古人认为自然现象反映天意,这里用大白天的太阳作证,强调皇帝统治是老天爷认可的。
3. 战争与反省 "七旬罪已服"指用七十天让有罪者悔改,"六旬师方克"说六十天军队取得胜利。这两句透露皇帝打过仗,但重点在"罪已服"——更看重让人心服,而不只是武力征服。最后升华到"帝道隆",说这种治国之道值得永远效法。
全诗用庆典口吻,但藏着治国智慧:既要强大(能打仗),又要仁德(讲道义),还要顺应天意(得民心)。比喻生动(把仁政比作风),数字具体(七十天、六十天),让庄严的祭祀词有了生活气息。
张衮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后梁开平初,仕梁为中书舍人。三年(909),奉敕与太常卿李燕、御史司宪萧顷等人共删定律令格式。末帝贞明时,历御史司宪,奉诏与李琪、郤殷象、冯锡嘉等人修撰《太祖实录》30卷,今不传。事迹散见于《旧五代史》卷三、卷九,《资治通鉴》卷二六二,《五代会要》卷九。《全唐诗》存诗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