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西山贬道州

四海朱夫子,徵君独典刑。
青云伯夷传,白首太玄经。
有客怜孤愤,无人问独醒。
瑶琴空宝匣,弦断不堪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宋代学者蔡元定(号西山)被贬到道州的遭遇,表达了对他正直品格的赞美和对他不幸命运的同情。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蔡元定的品格: 1. "四海朱夫子"指当时备受尊崇的朱熹,而"徵君"(指蔡元定)虽然名声不显,却是真正继承儒家正道的人。 2. 用"伯夷传"比喻他像古代贤人伯夷一样清高,用"太玄经"暗指他像汉代杨雄一样潜心学问到白头。

后四句写他的孤独处境: 1. "孤愤"指他满腔正义却无人理解,"独醒"暗指众人都昏聩,只有他保持清醒。 2. 最后用断弦的瑶琴作比喻:珍贵的琴被锁在盒子里(比喻人才被埋没),琴弦断了更无人弹奏(暗指他的政治理想破灭)。

全诗通过对比和比喻,既赞扬了蔡元定清高正直的品格,又对他遭受政治打击的遭遇表达了深切同情,更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黑白颠倒的批评。诗中"独醒"、"弦断"等意象特别能引发读者共鸣,让人感受到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孤独与坚持。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