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月夕次病怀二律 其一

高城寒漏递宵残,乌鹊南飞梦已安。
扶老渐须鸠作杖,著书何用鹖为冠。
中天宫阙遥相望,晚景江湖较自宽。
洗眼残年惟此月,不眠重为捲帘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里,诗人年老多病却依然心怀豁达的景象。

第一句"高城寒漏递宵残"写冬夜将尽的场景:高高的城墙上,更漏声在寒夜中一声声传来,暗示长夜将尽。这里用"寒漏"这个计时器的声音,营造出孤寂寒冷的氛围。

"乌鹊南飞梦已安"用乌鹊南飞的典故,暗示自己像鸟儿归巢一样找到了心灵归宿,能够安然入梦。这两句形成对比:外界寒冷孤寂,内心却已获得安宁。

中间四句写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态度: - "扶老渐须鸠作杖"说年纪大了需要拐杖(古人认为鸠鸟不噎,故用鸠形杖首寓意长寿) - "著书何用鹖为冠"表示自己著书立说不是为了当官(鹖冠是武士冠,代指官职) - "中天宫阙遥相望"写遥望皇宫 - "晚景江湖较自宽"说比起朝廷,更享受江湖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最美:"洗眼残年惟此月,不眠重为捲帘看"——诗人说在这晚年时光里,只有明月能洗净他的眼睛,让他不惜失眠也要卷起帘子再三观赏。这里把月亮比作能净化心灵的宝物,展现了诗人超脱的心境。

全诗通过冬夜景致、老年生活、望月情怀三个层次,展现了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淡泊名利、寄情自然的精神世界。最动人的是结尾对月亮的描写,把普通的生活场景升华成富有诗意的精神寄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