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新柳
夕阳影外吟情古,湖堤几丝飘碧。轻染衫痕,纤描眉样,离恨已堪消得。
天涯怨别。见罨雨寻鸦,拂晴弄蝶。尔许青阴,津桥初醒倦游客。
宝钗楼畔行过,有嫩莺幽语,啼瘦湘月。擪笛红亭,抛笙香阁,怜我缟衣颜色。
芳踪愁绝。待洗竹眠琴,补苔移石。折赠归人,画桡迟戴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齐天乐·新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柳树的风姿,同时寄托了离愁别绪。全词以柳为线索,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生动刻画,又暗含深沉的情感。
上阕开篇写夕阳下的湖堤柳丝飘拂,用"吟情古"营造出怀旧的氛围。"轻染衫痕,纤描眉样"将柳丝比作衣衫的纹路和女子的眉黛,既写柳的柔美,又暗示离愁。"离恨已堪消得"直接点出离别之苦。随后"罨雨寻鸦,拂晴弄蝶"通过雨天和晴天的对比,展现柳树在不同天气下的动态美。"津桥初醒倦游客"以柳荫下的旅人暗示漂泊之感。
下阕转入更细腻的描写。"宝钗楼畔"三句写莺啼月下的幽静,用"啼瘦湘月"的拟人手法突出夜的凄清。"擪笛红亭"到"怜我缟衣颜色"通过笛声、笙音与白衣的对照,强化孤独感。最后"洗竹眠琴"到结尾,以整理庭院、折柳相赠的动作收束,在离别中透出几分温情。"画桡迟戴笠"的结尾画面,既写实景又含期盼,余韵悠长。
全词艺术特色鲜明:一是善用拟人,如柳能"弄蝶"、月会"啼瘦";二是意象精巧,通过柳丝、莺啼、笛声等构建意境;三是情感含蓄,离愁贯穿始终却不直白。作者借咏柳写离情,在柔美景物中寄托深沉思念,展现了宋代婉约词含蓄深婉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