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文人形象,充满了豪迈自信的情怀。
前两句"万里扶摇整飞翮,自是凌云九霄客"用大鹏展翅高飞的意象,比喻诗人志向远大,自认为是能够翱翔九天的非凡人物。这里展现了一种积极进取、不甘平庸的人生态度。
中间四句通过"黄槐白纻"的秋景描写,暗示时光流逝,但诗人依然保持高洁品格。"借君弹压添颜色"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借助朋友(郑府判)的才华来增添人生的光彩。
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谦逊态度。虽然被推举负责校勘文章的工作,但他自比"蚿与夔"(古代传说中的小虫和独脚兽),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尽管如此,他仍愿竭尽全力,不敢推辞,因为头顶有"寒芒"(可能指星光或理想)在照耀指引。
全诗语言豪放而不失含蓄,既有"扶摇九霄"的壮志,又有"竭力钝迟"的谦逊,展现了传统文人既追求功名又保持清高的复杂心态。诗中运用大量比喻和典故,但都服务于表达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这个主题。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