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首 其三

服牛待余耕,乘马待余行。
蚩蚩乘且服,驱策不少仁。
安知有血气,何独能无情。
所以异贵贱,由人为物灵。
资用竭其力,可不见推恩。
嗟彼残忍徒,戕之如折茎。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牛马比喻底层劳动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统治者的残忍。

开头四句说:牛等着我去耕地,马等着我去骑乘。这些老实干活的牛马(比喻百姓),被人驱使却得不到半点仁慈。诗人用牛马任人驱使的画面,直指剥削现象。

中间四句是灵魂拷问:它们(指牛马,暗指百姓)难道没有血肉之躯吗?怎么会没有感情?所谓贵贱之分,不过是人类自封为万物之灵罢了。这里尖锐指出阶级差异是人为制造的借口。

后四句发出怒吼:榨干它们的血汗,却不肯施舍半点恩惠。可恨那些残忍之徒,摧残生命就像折断草茎一样随意。最后"折茎"的比喻尤其震撼,揭露了统治者视人命如草芥的冷酷本质。

全诗像一篇声讨剥削阶级的檄文,通过牛马喻人这种接地气的比喻,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被压迫者的痛苦。诗人站在劳动者立场发声,这种为民请命的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冲击力。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