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雨后至孟家瀑

空林宿雨歇,近郭曙钟寒。
乱水斜吞径,残云弱傍滩。
泉声人语细,山气客裘单。
老我足幽胜,后谁应感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暮春时节雨后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孟家瀑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首联“空林宿雨歇,近郭曙钟寒”写的是雨后的清晨,树林中雨声已停,远处的城郭传来晨钟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这里诗人用“空林”和“曙钟”营造出一种空旷、清冷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刚刚从沉睡中苏醒。

颔联“乱水斜吞径,残云弱傍滩”描绘了雨后水流湍急,冲刷着小路,而天空中残留的云朵低垂,仿佛依偎在河滩旁。这两句通过“乱水”和“残云”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颈联“泉声人语细,山气客裘单”则进一步将自然与人的活动结合起来。泉水的声音和人们的低语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轻柔;而山间的寒气让诗人感到衣衫单薄,增添了一丝孤寂感。这里诗人通过听觉和触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冷清。

尾联“老我足幽胜,后谁应感叹”是诗人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年岁已老,虽然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但未来还有谁会像他一样,为这些幽静的胜景而感叹呢?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暮春雨后的自然美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自然与情感完美融合,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共鸣。

许相卿

(1479—?)浙江海宁人,字伯台,晚年自号云村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给事中。为给事三年,屡上疏言事,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皆不听,遂谢病归。嘉靖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落职闲住,遂废。夏言秉政后,招之,谢勿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