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滕王阁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今昔对比展现时光流逝的怅惘。
首联"滕阁昔曾游,今无槛外楼"用最直白的对比开场:以前来游玩时还有壮观的楼阁,如今连栏杆外的附属建筑都消失了。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触就像我们重访儿时学校,发现操场边的老槐树被砍掉时的心情。
中间两联用四个画面构成水墨长卷:远处青山与树林连成一片,终日面对着滔滔江水;古老的碑石徒留文字记载,多愁善感的文人容易触景生情。这些意象就像电影蒙太奇,把永恒的自然景观与易逝的人文痕迹并置,让人直观感受到"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苍茫。
结尾笔锋一转,写夜幕降临后渔舟灯火的热闹场景。这种明暗对比就像纪录片里先拍古迹沧桑,再切到夜市霓虹,用现代生活的鲜活反衬历史变迁。最后定格在江面渔火的镜头,既留下温暖余韵,又暗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洒脱。
俞桂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