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

萃景楼头散霁烟,众星拱月出松巅。
斜阳人影长于树,古寺钟声远在天。
枕藉名山空此际,庭开法乳自何年。
林溪参得云支塔,闲把虚空受一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狼山傍晚的宁静景色,充满禅意和哲思。

前四句写景:雨后初晴,楼头雾气散开,松树顶上月亮升起,周围繁星环绕。夕阳下人影被拉得比树还长,古寺钟声从遥远天际传来——这些画面用夸张手法(人影比树长、钟声远在天)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后四句抒情:诗人躺在名山却感到"空",追问寺庙传承的佛法源自何时。最后两句最妙:他把高耸的云支塔比作竖起的拳头,而广阔的虚空仿佛能包容这个"拳头",用幽默的比喻表达"天人合一"的禅理。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的山水画:有光影(霁烟斜阳)、有声音(钟声)、有远近层次(从楼头松巅到远天),最后用"虚空受拳"的奇特意象,把壮观的风景瞬间变得生动可爱。诗中"空""远"等字眼透露出淡淡的出世情怀,但结尾的调皮比喻又让这份禅意显得亲切自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