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一位名叫胡讵凡的早逝青年,字里行间充满痛惜和忧虑。
上联"自黎冰次以还,称及门好学而短命死"说的是:自从黎冰次(可能是另一位早逝的才子)之后,胡讵凡是又一个勤奋好学却英年早逝的学生。"及门"指学生,"短命死"直接点出生命短暂,语气沉痛。
下联"哭胡讵凡不作,为中国少年之前途危"更进一层:我们不仅为失去胡讵凡而痛哭,更担忧中国年轻一代的前途。"不作"指他不能再有所作为,而"前途危"则把个人悲剧上升到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全联最打动人的是两层情感递进:先是个人的悲痛,后是家国的忧思。作者把对一位青年的哀悼,升华成对时代命运的思考,展现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用"少年"这个词特别有深意,既指胡讵凡年轻,也暗喻国家的未来需要这样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