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闷
修途繁春雨,新水驰惊湍。
滩声起林杪,浦色迷远天。
溯游违水性,力挽苦不前。
归情逐飞鸟,度日长如年。
静坐快郁思,起立当帷搴。
前村霭云树,汀曲只尺间。
候久望益渺,日暮生夕烟。
来船翼双橹,中流歌鼓填。
一息去千里,疾若矢发弦。
劳逸迥倍屣,迟速殊相悬。
事以乘机易,力因失势难。
引触思至理,何独舟行然。
因之停遐瞩,返卧舒中煎。
滩声起林杪,浦色迷远天。
溯游违水性,力挽苦不前。
归情逐飞鸟,度日长如年。
静坐快郁思,起立当帷搴。
前村霭云树,汀曲只尺间。
候久望益渺,日暮生夕烟。
来船翼双橹,中流歌鼓填。
一息去千里,疾若矢发弦。
劳逸迥倍屣,迟速殊相悬。
事以乘机易,力因失势难。
引触思至理,何独舟行然。
因之停遐瞩,返卧舒中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雨中行船的艰难旅程,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心理感受,传递出人生处境的深刻哲理。
开篇用"繁春雨""惊湍"等意象,立刻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难——雨水让路途变得泥泞,湍急的水流让行船危险。接着用"滩声起林杪"这样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浪涛拍岸的声音从树梢传来,看到远处水天一色的朦胧景象。
诗中特别打动人的是行船者的心理描写:"力挽苦不前"道出逆水行舟的费力,"归情逐飞鸟"展现对回家的渴望,"度日长如年"则生动表达了度秒如年的煎熬。这些感受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谁没有过在困境中觉得时间特别漫长的体验呢?
后半段通过对比手法形成强烈反差:自己的船艰难前行时,对面来船却"一息去千里",这种对比自然引出了人生感悟——"事以乘机易,力因失势难"。这就像现代人常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顺境时事半功倍,逆境时事倍功半。
最后诗人从具体经历上升到普遍思考,认识到这不仅是一次行船的体验,更是人生的缩影。当想通这个道理后,他选择"返卧舒中煎",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困境,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特别值得现代人学习。
全诗的魅力在于:将一次普通的行船经历,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升华为对人生处境的哲学思考。诗人没有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切的感受,自己领悟到其中的智慧。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普遍的写作手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充满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