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虎山(一九九○)

阳朔山水甲桂林,惮远杖屐惜未曾。
眼前山水亦清绝,税驾恍作漓江行。
两岸丹峦蜿蜒出,一湾泸溪彻底清。
放舟中流任容与,山静惟闻欸乃声。
舟人指点峭壁上,石窟星散悬棺横。
朅来不知几千载,墓椁居然如初营。
舣船曲港入翠壑,秋崖忽现春宫屏。
横陈姹女开牝户,依稀犹见云雨零(土人谓之天女献花。)。
熟知道流耽淫乐,房中有术道始成。
道观已毁道士死,留此毋乃渎山灵。
掩口失笑掉臂去,渡头酒肆酌绿酃。
山肴野蔌列几案,活鱼更借活水烹。
饮罢乘兴上极顶,俯瞰遥瞩倚危亭。
罗带玉簪妒环燕,却怪山用龙虎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江西龙虎山的所见所感,用生动的画面和幽默的调侃展现了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的碰撞。

开篇用对比手法:虽然听说阳朔山水比桂林更美,但因路途遥远未能亲见。不过眼前龙虎山的清澈溪流和蜿蜒山势,让他恍若置身漓江。这里用"丹峦""彻底清"等词突出山水的红岩碧水特色。

中段聚焦两大奇观:一是悬棺,通过"石窟星散""墓椁如初"等描写,展现千年悬棺的神秘;二是形似女性生殖器的山岩(天女献花),作者用"姹女开牝户""云雨零"等戏谑笔调,调侃道教房中术的传说,甚至笑称这是对山灵的亵渎。这种大胆描写在传统诗词中很少见。

后段转入闲适的游山体验:在渡口酒馆品尝现捞的活鱼和山野小菜,乘着酒兴登顶远眺。最后用"罗带玉簪"形容山形柔美,反而奇怪为何取名威猛的"龙虎",再次体现作者观察视角的独特。

全诗亮点在于:将悬棺、奇岩等特殊景观写得既神秘又有生活气息,对道教传说的调侃显得真实可爱,结尾的登高畅饮又回归传统山水诗的旷达。语言上白话词汇(如"掩口失笑""活鱼活水")与典雅诗句自然融合,读来生动不晦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