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惠山游历时触景生情的感悟。开篇"百感从中来"直接点明内心翻涌的复杂情绪,独自吟诗的声音惊动了山林,营造出孤寂而深邃的氛围。
山中暮色渐浓(霭霭山中晖),归巢的鸟儿络绎不绝,这动态景象反衬出诗人漂泊无依的心境。接着笔锋转向历史沧桑:眼前宏伟的寺庙(琳宫)历经千年兴衰,就像一瓢取自西神泉的泉水,倒映着亘古不变的明月,暗示永恒与无常的对比。
山涧青松苍劲(郁郁涧松寒),野花烂漫绽放(霏霏野芳发),自然景物依然生机勃勃。但诗人突然联想到长眠地下的古人(泉下人),感叹他们就像匆匆返程的游客,生命短暂如白驹过隙。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沉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