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求首座
道人昔曳匡庐筇,五老负雪湓江东。
犯寒贪觅玉梅句,虽有衲被何曾蒙。
归来苦雨熟梅子,卷裓深卧蛮烟中。
诗传绝境忽入手,置我乡国情何穷。
十年不蹈江上路,漠漠海气昏貂茸。
异乡岁晚墀流落,一笑赖此冰雪容。
峤南绝唱敢和,骑鲸人去尘寰空。
昆墟下视堪笑闵,雕琢肝肾愁匆匆。
那知幽子云雨上,风斤玉斧修肿胧。
读诗令我一回首,杳若目送孤飞鸿。
何时晤语折铛侧,坐听万籁号天风。
拈花特地两颜解,他时与子真参同。
犯寒贪觅玉梅句,虽有衲被何曾蒙。
归来苦雨熟梅子,卷裓深卧蛮烟中。
诗传绝境忽入手,置我乡国情何穷。
十年不蹈江上路,漠漠海气昏貂茸。
异乡岁晚墀流落,一笑赖此冰雪容。
峤南绝唱敢和,骑鲸人去尘寰空。
昆墟下视堪笑闵,雕琢肝肾愁匆匆。
那知幽子云雨上,风斤玉斧修肿胧。
读诗令我一回首,杳若目送孤飞鸿。
何时晤语折铛侧,坐听万籁号天风。
拈花特地两颜解,他时与子真参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友人求首座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充满了对故乡和友情的眷恋。
1. 开篇回忆: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一起在庐山(匡庐)游历的情景,五老峰上积雪皑皑,他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寻找灵感写诗,即使有厚被子也顾不上盖。这段描写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2. 现实困境:诗人回到现实,发现自己身处异乡,遭遇连绵不断的雨天,梅子熟透了,他却只能躲在简陋的屋子里。这里的“苦雨”和“蛮烟”象征着他漂泊生活的艰辛和孤独。
3. 诗作传情:友人求首座的诗作突然传到诗人手中,让他倍感亲切,仿佛回到了故乡。诗中的“绝境”指的是友人高超的诗艺,而“乡国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
4. 漂泊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十年没有踏上回家的路,眼前只有茫茫的海气和昏暗的天空。他身处异乡,岁末时分倍感凄凉,但友人的诗作却像冰雪一样纯净,给了他一丝慰藉。
5. 自谦与赞美: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轻易和友人的诗作,因为友人的才华如同骑鲸人一样超凡脱俗。他嘲笑自己像昆仑山下的凡人,苦苦雕琢诗句,却比不上友人的天然妙笔。
6. 向往重逢:诗人想象自己像隐士一样站在云雨之上,用风斤玉斧(比喻高超的诗艺)修饰诗句。读友人的诗让他不禁回首往事,仿佛目送孤飞的鸿雁,心中充满怅惘。
7. 期待未来:诗人期待有一天能与友人在简陋的炉灶旁促膝长谈,聆听自然的天籁之音。他相信那时两人会像拈花微笑的禅者一样心意相通,真正达到心灵的契合。
全诗精髓: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语言真挚动人,情感深沉,展现了黄庭坚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