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友人诗
同好齐欢爱,缠绵一何深。
子既识我情,我亦知子心。
燕婉历年岁,和乐如瑟琴。
良辰不我俱,中阔似商参。
尔隔北山阳,我分南川阴。
嘉会冈克从,积思安可任。
目想妍丽姿,耳存清媚音。
修昼兴永念,遥夜独悲吟。
逝将寻行役,言别泣沾襟。
愿尔降玉趾,一顾重千金⑴。
子既识我情,我亦知子心。
燕婉历年岁,和乐如瑟琴。
良辰不我俱,中阔似商参。
尔隔北山阳,我分南川阴。
嘉会冈克从,积思安可任。
目想妍丽姿,耳存清媚音。
修昼兴永念,遥夜独悲吟。
逝将寻行役,言别泣沾襟。
愿尔降玉趾,一顾重千金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深厚却被迫分离的友情(或爱情),语言真挚动人,充满无奈的思念。下面是通俗的分析:
1. 曾经的美好:
开篇回忆两人志趣相投的快乐时光,像和谐的音乐般亲密无间。"缠绵""和乐如瑟琴"等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他们关系的甜蜜与默契,仿佛能看见他们朝夕相处的温馨画面。
2. 分离的痛苦:
转折出现在"良辰不我俱"——美好的日子不再。两人像天上的商星和参星(永不相见的星宿)一样被迫分隔南北,山海阻隔。诗人用"北山阳""南川阴"的强烈地理对比,突出相见之难。
3. 刻骨的思念:
诗人白天回忆对方容貌("目想妍丽姿"),夜晚回味对方声音("耳存清媚音"),甚至独自流泪到天亮("遥夜独悲吟")。这种日夜不停的思念,让读者感受到分离的煎熬。
4. 无力的期盼:
结尾看似在说"愿你来见我",但"降玉趾"(尊称对方脚步)和"一顾重千金"(见一面比千金还难)反而暗示了现实的阻碍——或许因战乱、仕途等原因,重逢已成奢望。
诗的感染力:
全篇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生活化的比喻(如琴瑟、星辰)和直白的心理描写(想容貌、记声音、夜哭泣),让普通人也能共情那种"明明相爱却不得不分开"的普遍人生遗憾。尤其"修昼兴永念,遥夜独悲吟"两句,画面感极强,堪称古代版"白天强撑微笑,夜晚崩溃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