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村老翁养鸡的日常场景,却暗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的前两句像一幅画:老翁用竹子编了个鸡笼,母鸡忙着照顾小鸡,顾不上搭理公鸡。这里用"恋雏"二字生动表现了动物界的母爱本能,公鸡被冷落的画面又带着一丝幽默感。
后两句笔锋一转,带出耐人寻味的思考:老翁年年丰收不用愁交租,看似生活美满,但养的鸡终究要变成餐桌上的美食。特别是"杀身为黍"这个说法很巧妙——鸡用生命换来了一锅黄米饭,表面是报答主人,实则暗示万物都难逃被利用的命运。
全诗最妙的是把动物世界和人类社会暗中对照:母鸡护雏像极了人间亲情,鸡的命运又折射出农民虽然丰收却依然要为生计奔波的现实。诗人用最朴实的养鸡场景,道出了"所有馈赠都暗中标好价格"的生存真相,让人在会心一笑后陷入沉思。
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