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登岭

惭愧轻舆寄仆肩,蛇蟠小径入层巅。
升高但觉少平地,视下方知在半天。
尺垅寸田皆石级,堵墙椽屋即人烟。
客程到此更风雪,闻一禽声恐杜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崎岖山路上艰难前行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旅途的孤寂。

开头两句写作者坐着简易轿子(轻舆)被仆人抬着上山,心里感到不好意思(惭愧)。山路像蛇一样蜿蜒(蛇蟠),通向高高的山顶(层巅)。这里用"惭愧"和"寄"字,表现出作者对仆人的体恤之情。

三四句写登高时的感受:越往上走越觉得平地稀少(少平地),往下看才发现自己已在半空中(在半天)。这两句用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山势的险峻。

五六句继续描写山路的艰难:每一寸田地都变成了石阶(尺垅寸田皆石级),远处像墙一样的房屋(堵墙椽屋)就是有人烟的地方。这里用夸张手法,强调山路的陡峭和居住环境的艰苦。

最后两句写旅途的艰辛:走到这里又遇到风雪,听到鸟叫声都担心是杜鹃(古代认为杜鹃啼叫预示不祥)。这里用"恐"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孤独。

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切的感受,将登山的过程写得生动感人。作者没有刻意渲染山的高大,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如"少平地"、"在半天"),让读者感受到山势的险峻。诗中流露出对普通劳动者的同情(惭愧轻舆寄仆肩),也展现了旅途中的孤寂心情(闻一禽声恐杜鹃)。这些真实的情感,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产生共鸣。

赵汝绩

赵汝绩,字庶可,号山台,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寓会稽。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一九)。与戴复古多唱和(《石屏诗集》卷二《题赵庶可山台》)。有《山台吟稿》,已佚。《江湖后集》辑其诗为一卷。赵汝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