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王吏部
夙传天上誉,早梦月中名。
车载三千牍,鹏飞九万程。
向来辞泮水,端合上仙瀛。
接武虞廷邃,含香汉殿清。
渐看丹极近,首冠列星明。
准拟陪三接,周旋位六卿。
鉴分金背重,橐并紫荷轻。
未见恩纶出,那知谤箧盈。
去朝云路杳,归侍綵衣荣。
地借徽之竹,楼吹子晋笙。
赤心何所负,白眼不须惊。
自顾衔恩厚,亲逢较艺精。
妍媸归藻鉴,高下见文衡。
梦绝怀蛟异,词非吐凤成。
赋能窥小小,经漫说铿铿。
误玷春官籍,终惭月旦评。
抢榆几类鴳,出谷仅同莺。
志慕青钱士,名参玉笋生。
别深秋鹤怨,归问海鸥盟。
未作河西尉,聊为江上行。
夜沈滩月钓,晓压陇云耕。
岁暮人初返,天寒雨未晴。
久稽从杖履,且复卧柴荆。
后见含深恧,微吟写至情。
伫听宣室召,凤阁继家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上王吏部》是一首充满赞美与自谦的赠诗,作者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王吏部(一位高官)的敬仰,同时谦逊地描述了自己的处境和志向。以下是逐段分析:
1. 开篇赞美 开头直接夸赞王吏部是南方地区的杰出人物,风度翩翩,名声远扬,像天上的星辰一样耀眼。用“鹏飞九万程”比喻他志向远大,官运亨通,很快从地方升到中央(“仙瀛”指朝廷)。
2. 仕途辉煌 接着写王吏部在朝廷的表现:他像古代贤臣一样兢兢业业,身居高位(“含香汉殿”指尚书郎的官职),逐渐接近皇帝(“丹极”指皇宫),成为百官之首。作者认为他注定会位极人臣(“六卿”即高官)。
3. 遭遇挫折 然而笔锋一转,提到王吏部突然受到诽谤(“谤箧盈”指装满诋毁的箱子),不得不离开朝廷。但作者安慰他:回家侍奉父母也是光荣的(“綵衣”用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而且他依然可以过清雅的生活(比如赏竹、吹笙)。
4. 自谦与感慨 作者转而说自己:虽然受王吏部赏识,但自觉才能不足(“妍媸”指好坏,“藻鉴”指评判),写文章不如别人(“吐凤”指文采飞扬)。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侥幸混入官场(“春官”指礼部),实际水平有限,像小鸟(“抢榆几类鴳”)一样平凡。
5. 现状与志向 目前他暂时离开官场,过着隐居生活:钓鱼、耕田,天气寒冷,归途不顺。但他依然期待未来能被召回朝廷(“宣室召”用汉文帝召见贾谊的典故),继承家族声誉(“凤阁”指中书省,代指高官)。
全诗精髓: - 对王吏部的赞美和同情,体现官场沉浮的无常。 - 作者的自谦中暗含不甘,表面写归隐,实则渴望机遇。 - 用典自然(如“鹏飞”“彩衣”“宣室”),既显文采,又加深情感。 - 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抱负与矛盾。
魅力所在: 即使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 1. 职场中人对伯乐的感激与对挫折的无奈。 2. 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自我安慰(如“钓鱼耕田”)。 3. 含蓄表达野心的技巧(比如借“凤阁”暗示想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