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辛道士房

全神不言命,所尚道家流。迨此远南楚,遂令思北游。
先生秀衡岳,玉立居玄丘。门带江山静,房随瑶草幽。
逍遥三花发,罔象五云浮。自有太清纪,曾垂华发忧。
大年方橐籥,小智即蜉蝣。七日赤龙至,莫令余独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道士形象,展现了道家追求自然、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开头四句点明主题:这位道士全神贯注修行,不谈命运,崇尚道家思想。他远离南方来到此地,却让人想起北方(暗示修行者四海为家的特质)。

中间八句具体描写道士的生活环境:他像玉树般挺立在衡山,住在仙气缭绕的山丘。门前江水静静流淌,房前长满仙草。逍遥自在地看着三花开放,云彩自由飘浮。他遵循道家太清境界的准则,也曾为白发衰老而忧虑(说明修道者也有凡人的一面)。

最后四句升华主题:大自然像风箱一样永恒运转(橐籥指风箱,比喻天地),而普通人的智慧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般短暂。用"七日赤龙至"的典故(传说黄帝乘赤龙升天),表达希望与道士一同修道成仙的愿望。

全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道家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思想,同时用对比手法(永恒的自然vs短暂的人生)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优美流畅,意境空灵飘逸,让人感受到修道生活的超脱与美好。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