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乐章·皇帝阁六首

圣主清心仍寡欲,惟於笔砚未忘怀。
彤廷仗下春朝散,独拥图书坐损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心寡欲的皇帝形象,展现了古代明君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前两句"圣主清心仍寡欲,惟於笔砚未忘怀"说这位圣明的君主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对物质享受没有太多欲望,唯独对读书写字这件事始终保持着热爱。这里的"笔砚"象征着文化和学问,说明皇帝虽然地位尊贵,但仍然保持着读书人的本色。

后两句"彤廷仗下春朝散,独拥图书坐损斋"描绘了一个具体场景:在红色宫墙内的早朝结束后,其他大臣都散去了,皇帝却独自留在书房里,沉浸在书籍中。"损斋"这个书房名字很有意思,暗示皇帝认为读书能让人谦虚自省("损"有减少、克制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几个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不贪图享乐、勤学好读的帝王形象。最打动人的是,这位皇帝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把读书当作修身养性的方式。这种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在富贵中不忘学习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想要传达的核心价值。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