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偕庄公子(逵吉)舍弟(星衡)至盩厔仙游寺观玉女房值庄明府(炘)自烂柴坪回纪游一首
苍烟合山麓,中有平田开。
耕犊散不收,閒禽啄莓苔。
五里转一村,村居始晨炊。
非巢亦非穴,结构岩端危。
人声杂鸟语,木末参差来。
仙潭不知源,忽迸地底雷。
千年洗山骨,峭若刀斧裁。
潭边东西寺,略彴横崔嵬。
十登九不渡,侧足心惊猜。
颇闻飞仙人,过此常徘徊。
石房自天构,箫声拂云回。
清泉至今泻,月出疑来窥。
我思二三月,片席坐不回。
雨花飒然深,风萝半空吹。
目读秘笈书,手浣平生埃。
岩阿值贤宰,一笑倾尊罍。
公子况已从,矫矫含仙才。
阿连亦能咏,助我伸双眉。
何如武林游,独往难重追。
耕犊散不收,閒禽啄莓苔。
五里转一村,村居始晨炊。
非巢亦非穴,结构岩端危。
人声杂鸟语,木末参差来。
仙潭不知源,忽迸地底雷。
千年洗山骨,峭若刀斧裁。
潭边东西寺,略彴横崔嵬。
十登九不渡,侧足心惊猜。
颇闻飞仙人,过此常徘徊。
石房自天构,箫声拂云回。
清泉至今泻,月出疑来窥。
我思二三月,片席坐不回。
雨花飒然深,风萝半空吹。
目读秘笈书,手浣平生埃。
岩阿值贤宰,一笑倾尊罍。
公子况已从,矫矫含仙才。
阿连亦能咏,助我伸双眉。
何如武林游,独往难重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野趣的山水郊游,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诗人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走进秦岭山中的仙游寺,读起来像跟着他一起旅行。
开篇就像电影镜头:清晨山脚飘着薄雾,平坦的农田里小牛随意溜达,野鸟悠闲啄食苔藓。走过几个村庄,看见村民刚开始做早饭,山崖上的房屋像是悬在半空,人声鸟鸣从树梢间传来。
最精彩的是描写仙潭的部分:突然听到地底传来雷鸣般的水声,原来是一汪不知源头的深潭。潭水千年冲刷山石,把岩石打磨得像刀削斧劈般陡峭。潭上两座寺庙用独木桥相连,桥摇摇晃晃让人不敢过,传说常有仙人在这里徘徊。
诗人想象着春天来这里小住:坐在石台上看花瓣随雨飘落,山风摇动藤蔓,读着珍本古籍,用清泉洗手。正想着,遇到当地贤明的县官,大家开心地喝酒聊天。同行的堂弟能诗善文,更添雅兴。最后感慨:比起独自去杭州游玩,这样的结伴同游更值得回味。
全诗妙在三点: 1. 动静结合:牛的悠闲、水的轰鸣、人的谈笑,让山水活了起来 2. 虚实相生:眼前的石屋水潭与传说中的仙人往事交织 3. 情感递进:从好奇探胜到想常住,再到偶遇欢聚,层层推进
就像现在朋友组团郊游拍照发朋友圈,但古人用诗句记录,把普通的游玩写出了神仙般的意境。特别是"潭边独木桥吓得不敢过"这种细节,特别真实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