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浣溪纱 姚湾杏

淡淡胭脂薄薄绡,水边分得日边娇。七十二峰螺黛影,上花梢。

望逐晴波浮绛雪,行沾暮雨晕红潮。谁与石仙相对赏,有山樵。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杏花盛开的唯美画面,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杏花的娇艳与灵动。

上片开头用"淡淡胭脂薄薄绡"形容杏花,就像少女脸上淡淡的胭脂,又像轻盈的薄纱,突出杏花柔美娇嫩的质感。"水边分得日边娇"说水边的杏花像从太阳边分来的娇艳,把普通的花朵写得仙气飘飘。后两句把七十二座青山的倒影映在花枝上的景象比作螺黛(古代画眉的青黑色颜料),让整个画面顿时生动立体起来。

下片继续写杏花的神韵。"望逐晴波浮绛雪"说远看杏花像红色雪花飘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行沾暮雨晕红潮"写近看时暮雨中的杏花像少女羞红的脸庞。最后两句突然转入人物互动:谁能和石仙(可能指奇石或隐士)一起欣赏这美景呢?只有山中的樵夫。这个结尾出人意料,给柔美的画面增添了几分野趣,也暗示美景需要懂得欣赏的人。

全词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既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色彩搭配,又有远观近看的不同视角,最后还加入了人物互动,让静态的景物活了起来。最妙的是通篇没用一个"杏"字,却把杏花写得如此传神,展现了古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写作智慧。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