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望匡庐

一片湖光灵气结,九叠屏风云锦列。
绝巘削天天不高,飞流倒江江欲咽。
纵游曾忆十年时,拈花问偈恣探奇(时憨大师驻山)。
法堂杖锡化何去,孤鹤閒云来复之。
前溪日落扁舟暮,瞬息征帆留不住。
为爱名山送客程,沁我诗脾数回顾。
香炉缭绕紫烟堆,苍翠重重湿不开。
恍有羽人从绝顶,分明指点是蓬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上远望庐山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过往回忆的感慨。

开头四句写庐山在湖光中的壮美景象:湖面波光粼粼,仿佛凝聚着天地灵气;层层叠叠的山峰像云锦般铺展开来。陡峭的山崖似乎把天空都削低了,飞泻的瀑布冲入江中,让江水都仿佛被震撼得哽咽。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庐山的雄伟气势。

中间六句转入回忆:作者想起十年前来此游玩的情景,当时可以自由自在地赏花访寺(提到憨山大师曾在此修行)。如今寺庙里的高僧已不知去向,只有孤鹤闲云依旧来来往往。夕阳西下,行船匆匆,作者却因为太爱这名山美景,忍不住频频回首,让诗意在心中不断涌现。

最后六句又回到眼前景色:香炉峰上紫烟缭绕,苍翠的山色浓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恍惚间似乎看到仙人站在山顶,分明在向人指示这里就是蓬莱仙境。这里把庐山比作仙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之情。

全诗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将庐山不同时间的美景生动展现,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惊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最后以仙境般的想象收尾,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空间。诗中"削天""倒江"等夸张描写,以及"羽人""蓬莱"的仙道意象,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