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庐山

十八社人五老边,香炉紫烟谁为然。
山光水影江行日,风静浪平船在天。
故里今逢霞外客,孤蓬曾坐月中禅。
清吟一为浣尘土,宛对三梁看瀑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游历庐山的所见所感,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开头两句写庐山著名的五老峰和香炉峰。"十八社人"可能指僧人的修行同伴,"紫烟"形容香炉峰云雾缭绕的仙境景象。诗人用"谁为然"的疑问,暗示这美景仿佛是自然天成,不需人为。

中间四句展现了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卷。"山光水影"写白天的江景,"风静浪平"则描绘夜晚的湖面,船行其中仿佛漂浮在天上。僧人从远方而来("霞外客"),曾在月光下独自打坐("月中禅"),暗示他云游四方的修行生活。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清澈的诗句能洗涤尘世烦扰,就像面对庐山瀑布("三梁瀑泉")一样让人心灵净化。诗人通过僧人游山的经历,表达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带来的精神升华。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将庐山的壮美景色与僧人的超脱心境完美融合,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乐与禅意之美。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