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却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错过美好事物的感慨,同时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
前两句"浮生一刹逝如电,画楼辜负美人缘"直白地表达了人生短暂如闪电,自己错过了与美人的缘分。"浮生"指飘忽不定的人生,"画楼"象征美好的事物或场所。这里诗人用"辜负"二字,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自责。
后两句"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再少年"则转向对未来的想象。诗人不知道来世能否再见,但希望在未来的某条路上重逢时,彼此都还能保持年轻的心态。"陌上"指田间小路,给人一种偶遇的浪漫感,"再少年"不仅指年龄,更是指保持年轻纯真的心。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闪电"比喻人生,形象生动 2. 把遗憾和希望巧妙结合 3. "再少年"的想象既浪漫又深刻 4. 语言简洁却情感丰富
它告诉我们:人生虽然短暂易逝,错过令人遗憾,但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年轻的心态很重要。这种既现实又浪漫的情怀,正是打动人心的地方。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