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软语花边听。
正商量个侬归计,矮鬟肩并。
话到明朝销魂处,数点啼珠偷迸。
更不管舞衫红沁。
小院沈沈春如海,便缃桃落尽无人问。
心上有,别离恨。
明珰莫负年时赠。
怎忘他弄娇体态,倚愁情性。
纵倩张郎偷春笔,写出眉痕一寸。
也难写相思一寸。
回首秦楼箫声杳,算兰堂未抵蓬山近。
应寄个,紫鸾信。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对恋人即将分别时的缠绵场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内心的不舍与哀愁。

上片从花下私语写起。女子靠在恋人肩头,低声商量着明天的离别。说到动情处,眼泪偷偷掉下来,连红色舞裙被泪水浸湿也顾不上了。院子里春意正浓,但就算满树桃花落尽也没人关心——因为心里只装着离别的痛苦。这里用"春如海"反衬"无人问",突出离愁之深。

下片转为男子视角。他想起女子送他的耳饰,忘不了她撒娇的模样和忧愁时的神态。就算请来唐代画师张萱(以画仕女闻名),能画出她美丽的眉毛,也画不出相思的深情。回头望见曾经共处的楼阁已听不到箫声,感觉华丽的厅堂还不如蓬莱仙山亲近——这里用"蓬山"比喻两人即将相隔的距离。最后希望她能托青鸾神鸟捎来书信,表达对重逢的期盼。

全词妙在把抽象的感情具象化:用"啼珠"写泪,用"舞衫红沁"写伤心,用"偷春笔"反衬相思难画。最动人的是"心上有,别离恨"六个字,把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简单直白的表白中,让读者直接感受到爱情最真实的重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