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八首

问如绵里针,答似泥中刺。
咆哮二虎吼生狞,各各利牙爪可怖。
坐却碧峰头,截断当阳路。
直饶擎出秘魔叉,路狭草深难进步。
相见不相逢,回互不回互。
四七二三眼相睹,云从龙兮风从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充满张力的禅宗机锋对决,用生动的猛兽意象展现修行者突破思维困境的过程。

开篇用"绵里藏针"比喻提问暗藏锋芒,"泥中刺"形容回答同样犀利,如同两个武林高手过招,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接着用两只咆哮老虎的厮杀画面,具象化这种思想交锋的激烈程度——利爪獠牙的对抗,就像修行者在突破认知边界时的艰难挣扎。

"坐却碧峰头"四句展现修行者的困境:即便占据思想制高点(碧峰),手握智慧武器(秘魔叉),仍会被现实困境(狭路深草)阻碍。这正是人类面对终极问题时常见的无力感。

后六句揭示禅宗智慧的核心:看似相遇实则错过(如网友面基却擦肩而过),看似交流实则平行(如鸡同鸭讲却各有领悟)。最后用"龙乘云、虎随风"的自然法则,点破真正的觉悟——不是强求答案,而是顺应本真。就像我们现代人苦苦追寻人生意义,最终发现答案就在日常生活的本然状态中。

释道川

释道川,号实际,姑苏玉峰(今江苏昆山)人。俗名狄三,初依东齐(《五灯会元》卷一二作斋)谦首座习法,改名道川。高宗建炎初圆顶。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郑乔年漕淮西,迎之于无为军冶父寺开法。卷南岳下十五世,净因继成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