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六首 其六

太华山顶一虬松,万齝千代无人踪。
夜半霹雳从天下,巨木飞送清渭东。
横卧江干径十里,盘坳上有层云封。
长安梓人駴一见,天子正造咸阳宫。
大斧长绳立堍致,来牛去马填坑谼。
虹梁百围饰玉带,螭柱万石摐金钟。
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千年古松的奇幻命运,暗含对人才机遇的思考。

开头用夸张手法写华山顶的古松:它在人迹罕至处生长千万年("万齝千代"是虚指极长时间),某夜被雷劈中后,整棵树飞落到渭河东岸。这棵巨树横卧江边长十里(夸张说法),树身盘曲如云层堆积。

长安的木匠("梓人")发现后正巧遇上皇帝修建咸阳宫,于是动用大量人力("来牛去马"指运输工具)将巨树运走。树木被加工成豪华宫殿建材:梁柱包玉带,柱子雕龙纹还挂着金钟。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别看读书人现在寒酸("龌龊"指处境卑微),说不定哪天就像小野鸡蛋("雉卵")能孵出蛟龙,暗喻平凡人也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全诗通过古松"逆袭"的故事,表达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积极思想。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0